「艺」计划第二期回顾 | 每一首歌,都有一个故事述说
Music Journey
“艺”计划表达性艺术疗愈工作坊第二期在5月21日晚顺利完成,我们提供了20个公益名额,在直播间迎来了热爱音乐的伙伴们。本次活动特邀曾任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副教授的汪洁女士,为当晚所有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心灵音乐盛宴。
汪老师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大家彼此熟悉,通过介绍音乐疗愈的原理,带大家了解到近年来音乐疗愈已广泛运用到教育、儿童发展、老年、医疗等领域。然后运用引导技术带大家放空头脑进入冥想,在轻松打开的状态下分享各自喜欢的音乐和生命故事。最后所有伙伴一起歌唱”明天你好”,在这首温暖的歌曲中畅快抒发,结束了这一场美好的音乐之旅。
“当语言穷尽时,音乐响起……” 音乐存在的本身,就具有疗愈的作用,音乐承载情感、也释放情感。每一个伙伴分享的音乐和生命故事,都成为未来生命中的难忘旋律……
本 期 嘉 宾 | 汪 洁
曾任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文学艺术系副教授及招生面试官;美国纽约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系声乐教师;美国波士顿昆西学院文学艺术系教师。中国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外聘教授;美国政府授予“艺术领域杰出人才”证书。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会员,中国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会员,美国波士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。
以下歌曲和文字均来自本期参与者
感谢你们分享的每一首歌&每一个生命故事
一起
来听有故事的歌👇
在你的生命中
有没有一段音乐
影响了你的一些经历
比如小时候妈妈的一段摇篮曲
让你不再害怕
或是成人后一段音乐的歌词
让你改变了信念
你的生命中曾经历了什么
你希望听到什么message的歌曲
——来自汪老师的提问
初听时我们也许会觉得悲伤,可再听时,便会觉得歌词简单却富有深意,当我们对未知的困苦感到无措时、当我们对前方的黑暗感到无助时、当我们觉得筋疲力竭时,《Let it be》又何尝不是一种应对措施呢。当我们沉湎于短暂的悲伤时、当我们迷失于不切实际的幻觉时,随心而行又何尝不是一种洒脱的态度呢。
这是在困境中的无可奈何、这是勇士在逆境中的呐喊与不甘。最终,一路向前疯跑无畏无惧的少年、拥有自信可以改变世界的少年,还是败给了时间,披头士于1971年解散。虽然有着太多的遗憾,但世事大抵如此,万事万物又怎么会尽善尽美呢,也许让一切顺其自然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几年前看过 India Arie 在欧普拉心灵节目 Super Soul Sunday 接受访谈,她谈的是关于自己在生命中臣服的体验,让我印象非常深刻。她有⼀年获得七项格莱美奖提名,却一个奖也沒拿到;她有一年脸部红肿溃烂,难以根治。她让自⼰到大自然里度假静心,感受天地之浩瀚,神恩之宏伟。她接受臣服于每⼀件发⽣在⽣命中的事。她真实感受到世间沒有任何事物能动摇她的灵性!在这深刻的⾂服体验之后,她得到了身心的疗愈.……
“我不是我的年龄、我不是我的种族、我不是我的肤色、我不是我过去犯下的错误、我不是我肩上的梦境、我不是我痛苦的记忆。我是光,全然的光,永恒的觉知之光……”这首让无数人动容的歌曲抚慰了听者的灵魂,这⾸歌一听再听,总是令我感动落泪。
——以上两首歌来自汪老师的分享
我的妈妈是一位有强迫症的人,从小在妈妈的强压下长大,我的成长就是一条不屈服之路。但我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自卑、倔强,敏感性格的综合矛盾体。面对母亲我是倔强的,面对朋友或同事我又是讨好型的。
有一次我听到了华晨宇的《我管你》,每次唱歌必点,好像歌曲能够代表我想说,但不敢说出来的话。还有最近超火的《孤勇者》里有一句歌词也特别打动我:我的沉默,震耳欲聋……
于是我在46岁的时候,用沉默表达我自己!我在一家国企工作,说是被辞职,其实是我的主动选择。我不想再承受不公平的对待,这一次我选择了不屈服,让我在46岁时终于成为了我自己!
来自一位即将退休的叛逆老少女的分享
回想自己小时候,都是爸妈听什么我听什么,爸爸喜欢民乐,家里各种民族乐器的曲子叫不上名但是都能哼下来,可能听得多,虽然我不是唱歌的料,但永远不会走调,幼年音乐启蒙还是有作用的。后来长大一点开始听流行音乐,不太喜欢同学们追逐的帅哥靓妹,一直听MJ、Beyound这种,大多是追求自由、完善自我的主题。大学面对社会现实和从小所受教育的矛盾现状,我居然开始听起了交响乐(我只买过伯辽兹和德彪西的),发现没歌词的音乐反而更契合自己的某些心情。
忘记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:难过的时候就听悲伤的歌,欢快的音乐只能让你更难过。于是开始跟着心情来选歌,难过就唱到流泪,开心就手舞足蹈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应该就是一种让情绪流淌的方法。
要说最打动我的一句歌词,应该是“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,哪会怕有一天会跌倒”少年的纠结和憧憬都在里面了。
——来自王婷的分享
我开始喜欢上音乐是怀孕的时候读到一本书叫《0-1岁的早期教育》,书里面提到“我们对宝宝的教育其实从胎教就开始了”。我自己是个五音不全且对音乐没有任何细胞的人,所以想着培养一下小朋友。
从怀孕三个月到出生,听了很多很杂的音乐。到了有一天我正在听《莫扎特小夜曲》,突然小家伙在肚子里踢了我一下,后来我反复用别的音乐测试,发现只有放《莫扎特小夜曲》的时候才会突然有踢我一下的动作。从那以后到出生前,《莫扎特小夜曲》成为了我唤醒小家伙来跟我互动的媒介。当时书上说每次音乐不能太久,但是要持续听,如果养成习惯,等到孩子出生后,如果他哭的时候放熟悉的音乐,他很快能够安静下来。所以我每天十五分钟,断断续续坚持到了出生。
孩子出生后一直各种折腾,我忘记了这首音乐,出了月子突然有一天孩子哭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个音乐。当我再次放起这首曲子的时候他真的停止了哭闹!后来这首“小夜曲”一直陪伴他进入了幼儿园,直到他自己会用钢琴弹奏这首曲子。
这个事情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:有时候语言是无力的,但非语言的力量,尤其是音乐却可以打开心门。
——来自张秋霞(幸福海马)的分享
关于音乐,我喜欢汪峰的歌,但不追星。10年前我在HR部门,对于部门内部的强列内卷十分厌烦,以及每个月有一周时间从零开始去计算500人的绩效工资。我并不擅长大量的数据核算,那一周要从早上5点到晚上12点,那种焦虑、无奈和压抑到绝望,每月一次“窒息”看不到未来。每天上班从家里骑车到公司要9公里(我是一个单车爱好者)一边骑行,一边听汪峰的歌,内心强烈渴望我想要——怒放的生命!
后来我毅然决然的离开所谓吃香的HR部门,离职去探索各种行业和不同的工作:户外杂志、民宿、校内外教育、自由职业、无业游民……每一次也会有迷茫和绝望、再到希望,但我觉得每听到汪峰的歌就会给我力量。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名人,生命的历程大概都如歌词所唱的轮回:
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
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
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
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
我想要怒放的生命
……
不论按照世俗眼光的物质条件如何,迷茫过后,我越来越不去奢望。让自己顺其自然的“无意布道”,痛快折腾吧。自己选的路别抱怨,我只要怒放的生命!
——来自沙漠鱼的分享
美育教育伴随着我的童年、少年、青年,成长中少不了快乐与悲伤,痛苦与幸福,更少不了音乐。哭过、痛过、笑过……这些心情常常与音乐交织在一起。唱过的每一首歌,听过的每一首曲,都写进了成长日记。人生的下半程依然有音乐陪伴,继续幸福着、美好着……
——来自兰馨的分享
艺起拥抱 心生未来
「艺」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基于人本主义原则的表达性艺术疗愈工作坊,借助绘画、戏剧、音乐、即兴表达、舞蹈等非语言的形式,关注参与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内心体验,帮助个体提升能量。艺计划希望用艺术拥抱自己,拥抱他人,分享温暖,推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。
/主办方/
紫竹可持续实验室
幸福五号青年公益发展服务中心
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
华东师大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
更多精彩主题 敬请关注